朱锡平向花明楼镇机关党建办赠送锦旗。 花明楼镇流动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 红网时刻9月29日讯(通讯员 许果)“这些志愿者,真的解决了我的大麻烦,太感谢他们了”。9月25日一大早,家住宁乡市花明楼镇花明楼村铁罗塘组的朱锡平,赶到花明楼镇机关党建办,送上一面鲜红的锦旗。 年近70岁的朱婆婆,独身一人居住在花明楼镇区一处低洼的背街小巷,本身就不大的地坪旁边是街边3家餐饮门店的排水沟。花明楼镇组织委员宋轩宏巡街转到朱婆婆家时,发现因为常年未清理,排水沟已严重堵塞,水体乌黑,水面漂浮一层厚厚油脂,臭气熏天,周边自留菜园杂草丛生,蚊虫滋生特别多。看到这样的场景,宋轩宏在流动党员微信群内发布了一个志愿服务征集令。 9月19日-20日,近10名周末返乡的流动党员参与到义务清理队伍中来。“家乡党组织有号召,正好在家,这样的活动我很愿意参加”,刚从上海回来的联新桥村流动党员周长明干起活来十分卖力。他们顶着恶臭疏浚水沟,请来洒水车不断冲洗,肩挑手提清理院内杂物,最后还采购生石灰撒上消毒,水沟上铺上水泥板,摆上老人平时侍弄的花花草草,经过两天努力,小院子焕然一新。老人家不停感谢,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。 举办这样流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,只是花明楼镇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。一段时间以来,流动党员群体客观上存在对接组织难、工学兼顾难、监督问效难等现象,花明楼镇采取有序开展组织活动、有力推进教育管理、有情开展服务保障等措施,探索出一条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的路子。 一面旗帜两地红 “我们常年在外务工的党员,平时和党组织联系也较少。今年以来,村党支部多次联系我,支部书记也时常电话联系我,感觉自己又找到了组织。”花明楼镇联新桥村37岁的流动党员汤义,平常在湘潭务工,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主动驾驶私家车参加党小组防控宣传。 据介绍,近年来,花明楼镇通过“组织找党员、党员找组织、党员找党员”三种形式,认真开展组织关系排查,总计摸排流动党员308名。 为了更好地引导党员各行各业带头人,各村党支部为他们代办了流动党员活动证,为他们邮寄了学习资料,要求并帮助流动党员更好地融入流入地。同时,还开展视频集中学、结对学、送教上门学、推送短信学、利用微信学“五学”工作,确保党员素质得到提高,党性意识得到提升。同时利用电话、视频和返乡机会,村党小组、党支部积极与流动党员谈心谈话,倾听流动党员对家乡发展建议,更多的流动党员主动和党组织交心交流,截至目前,全镇已有234人次流动党员主动返乡到党组织报到谈话。 一根标杆严管理 “那些在外面的党员我们都没见过,都不知道他们平时表现怎样,怎么给他们进行打分呢?”年底党员评议时候,就有党员提出异议。 为此,各村党支部依托远程教育平台、学习强国、红星云、流动党员微信群、QQ联系群等,定时将各类学习资料以“微党课”的形式进行分享,抓好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、主题教育,让流动党员在工作、生活之余,能够及时学习掌握党的理论知识、方针政策、法律法规、市场经济知识,引导他们带头遵守党纪党规、艰苦创业,确保思想不滑坡。 村党支部为每名流动党员建立积分档案,对他们流动期间参加组织生活、缴纳党费、遵纪守法、主题教育、发挥作用等方面制定出明确标准以及流动党员量化考核管理办法,计分结果直接运用到民主评议党员中,总积分在90分以上的,在民主评议中优先评为“优秀”等次,参与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表彰,总分未达到60分的,评议为“不合格党员”。今年“七一”中国共产党建党日,全镇共有5名优秀流动党员受到表彰。 一颗红心耀乡间 “在外面打拼这么多年,还是想回来为群众做点实事”,大学本科毕业的流动党员王欢,年仅30岁,就在湘潭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工程公司。相比事业成就,目前已经参加宁乡市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时间锻炼的小伙子,每天都在学着怎么更好地和村民打交道,想着怎样更好地服务村民。 “殷老板的种子好,产量高,这两年都是他给我提供的粮食种子”,靳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肖奇华,对“农技专家”殷文明赞不绝口。 比王欢返乡早几年的靳源村流动党员殷文明,早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农民合伙人”。常年在长沙从事建材行业,2017年应靳源村党总支号召,殷文明回乡成立宁乡兆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发展绿色生态农业,连续两年作为花明楼镇“四跟四走”产业扶贫水稻项目实施单位,2020年带动24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,预计将为贫困户人均增收4000元,蔬菜基地还常年聘请了8名周边贫困群众务工。 花明楼镇坚持引导流动党员反哺家乡。通过为外出流动党员定帮扶任务、吸纳外出创业能人党员回乡任职、提供返乡创业政策支持等形式,引导外出流动党员关注关心家乡发展建设,积极为家乡发展出资出力。鼓励流动党员利用春节等返乡期间,积极参与移风易俗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等志愿服务活动,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今年以来,全镇流动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500余人次。 |